浏览次数:1173作者:发布时间:2015-05-12 |
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,是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,持续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所作出的重大部署,充分体现了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意志,充分体现了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。
一、“三严三实”的深刻内涵
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、严以用权、严以律己,谋事要实、创业要实、做人要实的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六句话二十四字,通俗易懂、内涵深刻。“严”是前提,是修身、用权、律己之本;“实”是目的,是谋事、创业、做人之基。严以修身、严以律己、做人要实三句讲的是“内修心”,而严以用权、谋事要实、创业要实讲的则是“外见行”。这要求我们在专题教育中要内化于心,在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上求深入,要外化于行,在践行“三严三实”中作表率。
二、机构编制部门如何践行“三严三实”
结合机构编制部门实际,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的目标指向就是打造“三型”机关、着眼于五种能力水平的提升。
“学习型”机关就是要树立鼓励学习的导向,在机关积极倡导勤于学习、善于学习、终身学习的理念,鼓励和提倡干部职工通过书籍、网络等载体,通过学历教育、集中教育、专题教育等形式,加强自身学习,促进机关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,在机关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。
“创新型”机关的建设建立在“学习型”机关建设基础之上,创新离不开学习,学习过程是一个借鉴和思考的过程,通过学习产生创新冲动,再与工作实际相结合,用创新驱动实践。同时,培养创新意识能够锻炼个人的工作能力、强化工作魅力,有助于在工作实践中大胆工作、不怕犯错,改变“不求有功、但求无过”的保守、消极思想。
“服务型”机关建设要求机构编制部门适应新形势、新要求,加快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的转型。机构编制资源作为稀缺资源,管理必须坚持,也就必然产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,要求我们在刚性管理的同时,注重向柔性服务转变,在机构编制政策宣传、与市直各单位沟通协调上下功夫,实现机构编制纪律不突破、服务对象感情上能理解。此外,还要通过信息化渠道,提高和改善服务水平。
能力和水平是分不开的,能力是素质的体现,水平是结果的评价。能力水平多种多样,从工作上讲,主要要着力提升五种能力:
一是调查研究。目前,我们的调研以被动调研居多,大多是交课题、组队伍、外出调研的方式,一般都是就事论事,效果有,但有限。从广义化来看,平时我们办事过程中的多问多听多看多思考都是调查研究的形式。调查研究实际是一个积少成多、见多识广的过程,通过平时养成随手记的习惯、学会广泛的联系、学会从网络上等各种渠道了解掌握信息,并见诸于思考,这就是调研。
二是开拓创新。调查研究的工作做到位、做扎实,开拓创新则水到渠成。
三是务实高效。体现的正是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“马上就办”、“事不过夜”是能力和水平的体现,也是作风的体现。无论领导、同事还是群众,欣赏的还是“雷厉风行”的办事风格,不是拖沓、懒散的工作做派。务实高效,干什么事都能干好,且工作上不会感到吃力。
四是法治思维。王章来副书记在谈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思维时讲,法治思维是将法治的各种要求运用于认识事物、判断是非、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。我们处理事情过程中,可以不看法律技巧和技能,但是方式上要体现法律精神、法律素养、法律原则。从长远看,有了尊法、守法、崇尚法律的意识,养成规则意识,我们制定政策、处理事情就不会有大的反复,方向原则上就不会犯错。
五是爱岗敬业。爱岗敬业表现在干好岗位事情,看的是成效,体现的是能力和水平。如果“三型”机关建设有了成效,前四种能力水平都有了提升,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都得到很好的完成,就是爱岗敬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