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联系我们欢迎您访问中共宣城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!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经验交流
山东烟台招远市“三向着力”探索打造基层治理整体解决方案的“招远模式”
浏览次数:234作者:发布时间:2021-07-22

信息来源:中国机构编制网http://www.scopsr.gov.cn/cxgl/jgbzgl/202107/t20210716_381145.html

    山东烟台招远市着力加强和创新镇街管理体制机制,从机构改革、厘清权责、重心下沉三个方面着力,积极破解基层在体制机制治理方面的痛点、堵点、难点问题,探索打造基层治理整体解决方案的“招远模式”。

  一、 解“痛点”,减机构,优化基层运转效能

  镇街存在一批规模过小、业务能力受限、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以及职能交叉、职责相近、重复设置的行政科室和事业单位。该市借助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契机,精简整合机构设置,解决了相关单位“重复设置、管理混乱、以费养人”的突出矛盾,理顺了管理体制,逐步构建起权责统一、行为规范、运转协调、简约高效的镇街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。

  一是优化党政机构设置,“瘦身强体”。按照精简、统一、效能的原则,进一步整合审批、服务、执法等方面的力量和职能,统一设置党政办公室、党建工作办公室、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、经济发展办公室(挂生态环境办公室牌子)、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5个机构,优化后的机构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。

  二是创新“前台+后台”的运行模式,“事半功倍”。在镇街设置便民服务中心、综合治理中心、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等机构作为镇街“前台”,“一对多”直接面向基层群众、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,开展行政审批、公共服务、矛盾调处、网格管理和综合执法。其他机构作为镇街“后台”,履行政策指导、政令传递、监督管理、后勤保障等职责,逐步形成“前台”为群众服务,“后台”为“前台”服务的新格局,切实提升行政运行效力。

  二、 疏“堵点”,明权限,健全基层减负机制

  长期以来,镇街工作开展存在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问题,使镇街承担了大量职权外的工作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该市以编制事项清单的形式,明晰镇街管理职责,厘清县乡工作权责界限,确保有效落实各自的职责权限,真正形成“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、协调运转、有效制衡”的治理机制和运行机制,让镇街能够集中精力抓住责、干主业,提升县域治理整体合力。

  一是编制镇街行政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,明确镇街主责主业。14个镇街梳理并分别以各自文件印发公布了乡镇行政权力事项85项,公共服务事项122项;街道行政权力事项85项,公共服务事项117项;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,一律不得增设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条件和环节。清单的印发进一步明晰了镇街管理职责, 实现了行政权力进清单,清单之外无权力,规范了权力运行。

  二是编制“属地管理”事项责任清单,厘清县乡职责范围。聚焦与基层群众相关度高的市场监管、综合执法、公共卫生、城乡建设等领域,梳理需要部门及镇街共同落实的事项,分两批次印发了“属地管理”事项责任清单共计147项,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“三定”规定,结合本地实际对事项的牵头部门、协同部门及各自的职责边界做出明确,畅通县、乡两级沟通配合渠道。同时,配套印发了派驻机构统筹管理、交办事项准入等文件,明确不经程序市直部门不得将工作交由镇街办理相关要求,切实减轻镇街负担。

  三、破“难点”,移重心,充实基层治理力量

  常规考核形式主要是“以上对下”,镇街作为基层被考核对象,没有话语权,“一票否决”责任大,协调市直部门工作时“畏首畏尾”;工作内容众多,针对安全管理等问题缺乏专业对口人员,工作开展难度大。为解决上述问题,该市坚持重心下移、保障下倾,加强镇街承接协同事权的保障,防止“有责无人”的尴尬局面。

  一是强化镇街话语权。赋予镇街对县级职能部门及其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权、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、综合管理权、规划参与权、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等“五项权力”,保障基层有责办事、有权办事、有力办事,加快实现“条条围着块块转、一针撬动千条线”。

  二是配强镇街干部队伍。探索推进编制周转池制度,积极推进编制资源向镇街倾斜,为镇街急需用人提供编制保障,所需编制从市级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,有效破解镇街编制紧张、干部队伍结构老化、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现实性问题。同时,招聘聘用制专职网格员,按照不少于3人的标准配备到每个镇街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,统筹负责网格服务管理工作,及时收集群众诉求,切实解决事多人少的难题。